政策法规
    政策法规
    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正文
    反诈宣传——识诈防骗辨套路 留学生的必修课
    时间:2025-01-11

    反诈宣传——识诈防骗辨套路 留学生的必修课

    近年来,境外被骗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有所上升,而留学生则成为了主要受害群体,诈骗分子看准了留学生初到陌生国家,对社会情况和法律还不熟悉,且缺少独自生活的经验,于是利用其在遭遇突发状况时,习惯“报喜不报忧”,害怕摊上事的恐惧心理来实施诈骗。

    那么接下来,我们就带着大家看看留学生比较容易遭遇的几类诈骗手法:

    1.冒充公检法诈骗一直是留学生群体易发高发的诈骗类型。诈骗分子会通过冒充大使馆、物流快递、公检法等工作人员,以涉嫌参与犯罪、签证护照存疑(过期)、包裹被查出违禁品等威胁被害人,甚至扬言会将被害人限制出境、取消签证、开除学籍或被逮捕、遣返回国,以此制造紧张气氛,当留学生上当后,有些骗子甚至还会要求其以自己遭遇绑架、落入险境为由继续向国内家人伸手要钱,扩大损失。

    2.换汇骗局在海外时有发生,诈骗分子会以“高汇率“为诱饵,声称能以高于银行的汇率换汇,并拿“冲业绩”“急需周转”等借口诱骗当事人汇款,随后以“转账延迟”等技术理由拖延时间,或直接“拉黑”跑路。

    3.网购需求庞大,诈骗分子常会利用“拥有特殊渠道”“享受超低价格”等说辞诱骗留学生至虚假购物平台,或通过线上私人交易的方式实施诈骗,当缺乏第三方监管时,网购便充满了风险,被骗风险大大提升。

    留学在外,希望大家不仅要注意自身安全,也要注意钱包安全。不要轻信陌生来电,多和家人保持联系,遇事不慌,寻求帮助,莫贪小利,杜绝被骗。

    文章来源:

    国家反诈中心 上海公安